市值非线性偏差
factor.formula
市值非线性偏差因子计算公式:
其中:
- :
为股票 i 在 t 时刻的对数市值(即自然对数化的总市值)。该值反映了股票规模的相对大小,取对数可以减小极端值的影响,使得数据更符合正态分布的假设,并减少异方差性。
在每个时间截面 t,对所有股票进行加权最小二乘回归 (WLS)。回归的因变量为每个股票的收益率,自变量为 $LNCAP_{i,t}$,回归的权重为各股票总市值的平方根。使用加权最小二乘回归是为了降低异方差性对回归结果的干扰,尤其是在股票市值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市值较大的股票往往具有较小的波动率。市值平方根作为权重,可以使得回归结果更加稳健。
- :
回归方程在时间截面 t 的截距项。截距项本身没有明确的经济学解释,但它在回归模型中起到校正作用,使得回归线能够更好地拟合数据。
- :
回归方程在时间截面 t 的回归系数。该系数表示对数市值 $LNCAP_{i,t}$ 与收益率的线性关系。如果该系数为正,则表示市值与收益率正相关;反之则表示负相关。需要指出的是,在传统市值因子中,我们假设收益率与对数市值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此处的$eta_t$的系数也是线性关系。
- :
回归得到的残差项,代表了股票 i 在 t 时刻的实际收益与通过市值线性关系预测的收益之间的差异。该残差项反映了市值收益关系的非线性偏差程度。残差值越大,则说明股票 i 的实际收益偏离线性预测的程度越高。我们将对该残差项进行去极值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异常值的影响并得到标准化的因子值。
factor.explanation
市值非线性偏差因子旨在度量股票市值与收益之间非线性关系。A股市场长期存在“小市值效应”,但市值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随着市值的增加,市值对收益的影响会减弱,导致传统线性市值因子高估中等市值股票的收益。本因子通过衡量股票实际收益与其市值线性关系预测值之间的偏差程度,捕捉这种非线性效应。因子值越高,表明股票偏离市值线性收益关系的程度越大。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因子值预期与股票收益呈负相关关系。 因子值较低的股票(中等市值且偏离线性关系较小的股票)收益相对较低,因子值较高的股票(极端大小市值且偏离线性关系较大的股票)收益相对较高。